第一节 敬业精神
任正非意识到,企业不能只是给高效率的员工高薪就可以撒手不管其他的事情了,还必须创造条件,让员工从身心上解放自己。“我们要引导员工理解、欣赏和接受习惯高雅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活动,使他们从身心上自己解放自己。”“人生苦短,不必自己折磨自己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同时也要牢记,唯有奋斗才会有益于社会。”
中华民族历来有“敬业乐群”“忠于职守”的传统,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早在春秋时期,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、刻苦,为事业尽心尽力。他说过“执事敬”“事思敬”“修己以敬”等话。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:“所谓敬者,主之一谓敬;所谓一者,无适(心不外向)之谓一。”
宋朝朱熹说,“敬业”就是“专心致志以事其业”,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,认真负责,一心一意,任劳任怨,精益求精。
畅销书《把信送给加西亚》中有这么一句话:无论执行什么样的任务,或实现什么样的目标,选择合适的人担当重任是最为关键的。书中的美国总统麦金莱选择了年轻的中尉安德鲁•罗文去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,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。正因为安德鲁•罗文有着非同一般的敬业精神和非同一般的聪明智慧,才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光荣的使命。
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、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,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。它的核心是无私奉献意识。低层次的即功利目的的敬业,由外在压力产生;高层次的即发自内心的敬业,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对待。
敬业是员工要尊敬、尊崇自己的职业,把高度的使命感注入自己的工作中,忠于职守、尽职尽责、一丝不苟,把工作当成生命来热爱,把岗位看成使命来坚守的一种精神。敬业精神是岗位工作的灵魂,也是一个员工最基本、最起码的岗位精神。
一项针对40家全球性企业的调查发现,员工对工作的敬业度和公司业绩有着联系,该结果令人注目。此项调查对公司的业绩和员工工作的敬业度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,结果发现,员工敬业度最高的企业,总体营业收入及每股盈利按年分别上升了19%及28%;而员工敬业度最低的企业,其总体营业收入及每股盈利按年分别下降33%及11%。另一项历时3年的相关研究显示,员工敬业度最高的企业营运利润增加了3.7%,而员工敬业度最低的企业则下降了2%。
世界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曾公布其2011-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,结果显示,全球员工的敬业比例仅为13%,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,敬业员工只有6%,且20%的员工处于消极怠工状态。与其他国家还有一点不同的是,中国员工对工作的敬业程度,并没有随着教育水平升高而升高,呈现普遍“不敬业”状态。
根据盖洛普全球员工敬业度调研报告,中国不同工作类型和教育水平的人群中敬业度低的现象很普遍。大学毕业生中敬业员工仅占7%,与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5%的敬业度水平相差不多。而被认为社会地位较高、有较多自主权的专业人士和经理人,敬业度也仅为8%。至于销售和服务人员,他们的工作需要直接面对消费者、吸引消费者,但敬业度也只有4%。
团队成员的敬业表现和职业素养决定了它真正的竞争力。任何一个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组织,必须有一批敬业的员工,并形成一种敬业的文化。如果成员普遍缺乏敬业精神,那么这个团队的竞争层次就难以达到更高的水平,无论它的战略制定得多么高明,也难以避免最后功败垂成。
一个团队需要成员的敬业精神,每个成员都兢兢业业,这个团队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联合体。有敬业精神的团队成员才会成就有竞争力的团队。团队成员在敬业精神上的差距,决定了平庸团队与卓越团队之间的差距。团队成员强,则团队强;团队成员敬业,则团队必然会在竞争中取胜。
任正非在题为《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》的演讲中谈道:“强调员工的敬业精神,选拔和培养全心全意、高度投入工作的员工,实行正向激励推动。不忌讳公司所处的不利因素,激发员工拼命努力的热情。”
“知识、管理、奋斗精神是华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。我们在评价干部时,常常用的一句话是:此人肯投入,工作卖力,有培养前途。只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员工,才能被造就成优良的干部。我们常常把这些人放到最艰苦的地方、最困难的地方,甚至对公司最不利的地方,让他们快快成熟起来。”
2011年3月11日,日本东海岸发生9.0级地震,灾难持续数十日。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华为LTE TDD软银项目组的测试节奏。东京交通和电力在地震后的第一周处于非正常状态,客户在家办公,处于休假状态;地震中有个别基站发现传输故障,使得部分测试用例必须延后执行。华为LTE TDD软银项目组紧急联系客户的项目经理,客户说:“没有收到高层因为地震而推迟提交报告的指示,但华为要推迟提交报告,完全可以理解。”
领学人:姜珊珊
首页|
走进钎度 |
产品中心 |
联系我们 |
冀ICP备2022028991号-1|
冀公网安备 13040402000312号